手机版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8)

时间:2025-07-09   来源:未知    
字号: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前面的车灯,都可以让学生讨论,得出它属于哪种透镜。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的涉及到有关生活中的现象的问题。例如,透过老花镜镜片看的物体,显得比原来怎么样?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的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家中门的把手为什么安在门边缘,我们的鞋底怎么会有很多花纹,而不是光滑的,还有很多生活用品如剪刀、天平、滑轮等等都用到物理原理。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在物理教育中将生活——物理——社会联系起来,不仅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素质提高也将会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四)思考题:

1.如何打破学生生活中固有的错误的经验的影响?比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虽然这是错的,但是学生的知识不够完备,对生活中的这类现象不能完全理解,可能会存在这样的观点。

2.如何把物理学家的思维活动转化为教师的思维活动,揭示教材中物理学家的思维过程,使之成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源头活水?

3.如何把生活中的一类现象简化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验,并且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这个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是一致的?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