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当用于同一孔梁不同孔道时,各个孔道的钢绞线理论伸长值采用相对应的弹性模量计算。如该批次钢绞线不足一个孔道所需,且和其它批次钢绞线弹性模量差值>3GPa时,先留存备用,待与以后进场的钢绞线弹性模量差值≤3GPa时再继续使用。若相差大于5GPa时则不得用于同一孔箱梁内。
(3)钢绞线穿束后及时安装工作锚,工作锚安装时应保证钢绞线编号对应,不得错位,安装完成的工作锚应与孔道及锚垫板对应并在锚垫板槽内。
5.5、预应力张拉程序 5.5.1、施工准备
(1)对梁体混凝土表面存在的较大缺陷,预先修补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缺陷严重者要特别处理。
(2)检查梁体混凝土实际强度,确保预张拉前梁体混凝土强度已达到33.5MPa,初张拉前梁体混凝土强度已达到43.5MPa,终张拉前梁体混凝土强度已达到53.5MPa及弹性模量达到35.5GPa以上、且龄期不少于10d,以上具体由试验室负责,并下达张拉作业通知单给张拉作业班。
(3)千斤顶和压力表均已配套校验合格,并且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压力表采用0.4级防震型精密压力表,表面最大读数为60MPa,校验有效期为一个月。张拉千斤顶的校验摩擦系数不得大于1.05,张拉千斤顶额定张拉力初张为250t、终张为300t;张拉机具使用期间的校验期限应视机具设备的情况确定,千斤顶使用不超过1个月且不得超过200次张拉作业,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在设备检修后,应重新标定。
(4) 清除锚具下支承垫板上灰浆,孔口与锚下垫板必须保证垂直,防止张拉时磨损钢绞线。
(5)钢绞线钢丝容易生锈,为避免滑丝,在穿束后,对两端伸出的钢绞线套穿一端密封的防水塑料皮套进行防水、防锈处理。
5.5.2、张拉作业操作工艺(是否采用智能张拉)
(1)张拉设备及工艺:采用单束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张拉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