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浅析(13)

时间:2025-07-09   来源:未知    
字号: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浅析

方面心理疾患的常见表现,掌握分析其成因和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特别应重视进行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陶冶,使其情操发展并升华到较高的水平。

(四)需要与动机品质的培养

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意识到的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追求。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动机是有意识的,它是由需要而产生的。需要与动机是推动人希冀、追求、行动、发展的内驱力,是人的心理素质中最能动的本质力量。辅导员的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了解需要与动机在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需要层次、需要结构、动机水平及优势和不足;了解影响自我需要与动机水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努力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与动机水平;掌握运用需要与动机理论开展自我动机激励和在工作中有效进行动机激励的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从管理心理学与激励理论的角度来分析,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欠缺时力求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动机支配人们的行为,而动机又产生于需要,行为就是满足需要的过程。因此,动机和行为都是以需要为轴心的,是个体行为的内驱力。辅导员除了要具有一般的需要外,还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育人为中心,要把培养学生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乐趣。二是注重精神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的待遇有较大的提高、但与其他一些行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辅导员只有将自我需要与动机调整到注重精神追求的层次,才能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三是人的道德标准、道德观念、道德信仰一旦形成,并通过实践锻炼成为牢固的道德习惯,就可以和人的需要体系融合为一体,在人的一生中发挥巨大作用。辅导员必须自觉地以一定的道德标准制约需要,决定一些需要的取舍,力求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要求,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

(五)自我意识的培养

所谓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其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独立性与自制力等方面。人的兴趣、能力、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无不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自我意识是心理素质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辅导员自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并善于指导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开展自我教育。辅导员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角色的心理适应。当辅导员开始从事教育职业时,他就必须依据社会的期望与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及特定的教育情境,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辅导员这个角色。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自我调控能力的提高。社会上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系统。辅导员要不断适应新的情况,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加强自我修养。

三、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

主要途径和方法

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应作为高校师资培训的重要方面,要纳入在职教师培训的轨道,要同辅导员的工作考核、职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德育师资、心理咨询师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把好选聘辅导员心理素质考核关,确保德育人才的质量

第一,要统一思想认识,确立对辅导员应聘者进行心理素质的考核选拔是培养德育人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的思想,为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素质考核选拔做好思想舆论准备。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浅析(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