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17)

时间:2025-05-11   来源:未知    
字号:

这种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为主。教师的评价观念也还尚未改变,还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2)新课程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其中很多方面都是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就给教师的具体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并且效果也不太理想。(3)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考试目标的影响。例如,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方式上都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四)新课程自身的问题

教师素质层次差别过大,课程实验的新理念,实践方法未必能得到较为完全的贯彻。

具体表现为:(1)新课程体系显得有些复杂,教师难以把握重点;

(2)由于综合课程的出现,教师素质跟不上,出现备课难、工作量大增的情况;(3)有些学校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无法上,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很多农村学校至今都无一台电脑;(4)有农村学校反映,新教材过于城市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的有些内容太深,不够贴近农村生活实际。农村孩子的知识面比起城市的孩子少的多,他们见得少,但以城市孩子标准来衡量农村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困难。

17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