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5)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6)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2]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全面发展学生,就要在实践教学中逐一贯穿落实新课程的整合性。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一课时,小鸟和树木对于我们农村孩子一点也不陌生,但是要体会到作者的所描述的鸟多、树大这点内容学生却是很难深入的体会,我是通过利用课件来诱导学生体会的,在学生观看了课件后都发出了深深的赞叹,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对此做个比较,很轻松的就掌握了这个重难点知识,可以看出学科之间的整体效应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是很有促进作用的。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我校一贯坚持素质教育,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严格按课表上课,毕业班也不利外。在数学教学上,我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