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属
多为动物性食物,主要是畜肉及其制品,其次为家禽、蛋类、奶类、鱼虾及其制品 副溶血性弧菌
主要是海产品和盐渍食品,如海产鱼、虾、蟹、贝、咸肉、盐渍禽肉、咸蛋、咸菜、 凉拌菜
变形杆菌属
主要是动物性食物,以肉类、水产类较多见,蔬菜、豆制品、剩饭剩菜也可引起
葡萄球菌肠毒素 在我国,主要是奶及奶制品、含奶糕点、荷包蛋、糯米凉糕、凉粉、剩饭、米酒
肉毒梭菌毒素
绝大部分为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豉、豆酱、面酱等,其次为动物性食 品引起,如罐头食品、腊肉、熟肉等。
1、 在高温下易破坏的毒素是:肉毒毒素(80℃,30min或100℃,10min)。
2、 其他:黄曲霉毒素>280℃;蜡样芽苞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120℃,90min不破坏;河豚
毒素100℃,20min;葡萄球菌肠毒素100℃,2h。
2、肉毒梭菌主要引起人体:对称性颅神经损伤。
3、河豚毒素在卵巢与肝脏中含量最高(3-5月份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其肌肉中一般无毒)。
4、河豚鱼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0分钟至3小时。
7、神奈川现象(人和家兔RBC有β溶血环,马RBC无)阳性有利于准断: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8、引起“肠源性青紫症”的原因:是因为在一个时期内大量食入不洁蔬菜(含硝酸盐高)而引起的中毒。
有毒植物的毒性成分
四季豆(菜豆角、云豆、刀豆、梅豆角)
皂素(皂甙)或红细胞凝集素
发芽马铃薯 龙葵素
苦杏仁、木薯
氰甙(氰甙→水解→氢氰酸)
10、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口唇、指甲、全身皮肤紫绀。
11、易破坏河豚毒素的条件是:4%NaOH。
12、组胺中毒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其发病特点为:发病急、症状轻、恢复快、潜伏期短(数分钟-数小时);体温变化不大;皮肤潮红。
食品保藏的原理是什么?食品保藏的方式有哪些?
原理:利用延缓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原理以及控制酶活性来保存食品
方法:1食品的化学保藏 2食品的低温保藏原理:降低食品化学反应速度,温度每下降10度,化学反应速度可降低一半。酶的活性降低,抑制微生物生长。3高温保藏原理:高温加真空密闭。4食品辐照保藏原理:当用一定剂量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兆电子伏(MeV)电子束辐照食品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引起微生物DNA、RNA、蛋白质、脂类等有机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DNA损伤,导致微生物死亡。 何为商业无菌?D值、F值、Z值?
商业无菌:食品经过适度的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这种状态叫做商业无菌
D值: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细菌死亡90%所需时间(也即活菌数减少一个对数周期所需时间,即100%~10%),称为该菌在该温度下90%递减时间。通常以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