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学习目标:
1、根据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2、感受长江三峡风光美,热爱祖国的山水。
学习重点:
借助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三峡的山奇、水急、船险。
学习难点:
课文描写的景、情如何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
学习准备
多面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引题,欣赏,直观感受。揭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两山夹水的地方。”(投影出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峡)
2、在“峡”字前加“三”,读题。
你知道三峡在哪儿吗?三峡这名字是怎么来的?
出示课件,向学生展示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名字来历。(长江三峡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所以称它为“三峡”。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是我国的游览胜地。
3、想去看一看吗?就让我们乘上船去游览一番这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吧!揭题:船过三峡 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现在,请同学们把眼睛闭起来,我们乘船出发了。“呜……”睁开眼睛,你们看,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到了!(课件显示风景如画的三峡)我们开始游三峡!学生看课件显示的画面。(在课件出示的开头,老师配上一段话:三峡,一个神奇的地方;三峡,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人说,三峡是一幅鲜活的百里山水画;有人说,三峡是一首激越的中国古典诗;也有人说,三峡是一部苍老的千年历史书。三峡,一个令世界为之神往,为之惊叹的地 方。)
2. 游三峡,说三峡。你们说说看长江三峡的风光怎么样啊?
三、整体感知,把握重点。
1. 你喜欢三峡吗?为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你此时的感受的句子。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投影出现)
指名读,齐读,读出对长江欣赏、赞叹的感受。
2、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归纳:百里三峡图里有哪些景物?为什么说它是百里山水画?
3、从课文中找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板书:山奇、水急、船险)趁机点拨“啊”的读音。
四、学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特点,在有关的词句上圈圈划划点点,好好地读一读,结合自己圈划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三峡的美。或朗读或画画或抓重点词语来体会感悟,学生自学,学完后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地调节教学内容。
你学哪一节?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学习第二自然段,赏读,重点交流,反复读悟:
(1)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
那么夔门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把视线聚焦到大屏幕。
学生欣赏夔门的片断录像,老师简介夔门,夔门又名瞿塘关,在百帝城下,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景色十分壮观。素有“三峡夔门天下雄”之说。
领略了夔门的风光,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2)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座山峰一个模样!(看课件,重点理解“缠绕、像蘑菇、像骆驼、像仙女”)这三个“有的”可以怎样读啊?
指生读,评价。
为什么读得这么慢啊?还可以怎么读?为什么?
(慢:慢慢地看,边看边欣赏,所以我读得比较慢。)(快:一座山峰一个模样,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其他的山峰长什么模样,所以我这样读。)是啊,我们读书就得这样,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3)长江三峡有十二峰,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其它山峰(课件里出示其它山峰的模样)请你用上“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好像……”的句式说说其它山峰的模样。
(4)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二段,三峡的山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集体读第二段。
(5)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想来试试,但我不用看书,请同学们做做裁判。老师背诵第二自然段。
(6)你们行吗?学生试背。
(7)小结:山峡的山色真是旖旎多姿,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山就像一件件工艺讲究的艺术品,难怪有人赞美三峡的山,山奇美如画。(板书山奇 美如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
野马奔腾换成马儿奔腾行吗?
(2)它撕咬崖峰,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请圈出动词,撕、咬、拍、打,这些动作原本是表示什么?(说明三峡水的急)
(3)那请你想像一下,你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4)用声音来模仿水的特点
(5)指导学生朗读。
小结:长江水似狂奔的野马,江水湍急浩浩荡荡。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长江水,那就是水急似奔马。(板书:水急似奔马)
学习第四自然段 船
(1)出示句子: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漂,像要碰着山壁。
像摇篮:摇得厉害,竹叶:轻,说明船非常险。(看课件中的水)
(2)在学生讲的同时,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做动作来体会句子的含义,并指导朗读。
(3)三峡的船在那汹涌,湍急的江水中,确实十分惊险,船险于江上,不能不说这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板书:船险于江上)
游览到这儿,我们已经 …… 此处隐藏:140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