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1自然段
在语境中理解“游览”,并与“参观”区别。
2.阅读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2-4段,说说这3个段在段的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2)重点阅读品味第2段
A、自由读,用简笔画画出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如“刀砍剑劈、笔直陡峭、起伏高耸、云雾缠绕”,合作展开交流。
B、出示三峡“山”的图片,边欣赏边用刚学的词语描绘、形容。
C、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D、尝试背诵,交流背诵方法,通过“阅读提示”,.总结背诵方法。
(3)举一反三,学习第3、4自然段。
A、小结学法(多读熟读——理解词语——感情朗诵——正确背诵)
B、自选一段学习,多读几遍,交流通过自学读懂了什么。
C、用动作、拟声等手段表现对词语的理解。
D、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E、摘录重点词句,练习背诵。
3.学习第5自然段,注意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加强朗读。
(2)仿照这个句子,赞美一个地方。
(3)完成相关作业。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天昏地暗”、“风雨交加”、“平安无事”,讲述有关神女峰的故事,有感情地朗读第6——9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5(2)、6题。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关于神女峰的神话故事
让学生先看投影听故事,说说感受,然后理解词语“天昏地暗”、“风雨交加”、“平安无事”。
2.有感情地读6-9自然段,能讲述这个故事。
3.将学生搜寻来的有关三峡的图片和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4.完成作业本第5(2)、6题。
《船过三峡》教案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去过长江三峡吗?想去看看吗?
首先让我们欣赏一段风光片。(出示CAI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一个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有位游客写下了自己在三峡的所见所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船过三峡》。
(板题、齐读)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游览三峡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游览长江三峡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汇报:(板书)
三、朗读领悟,合作学习
1、三峡的风景迷人,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山奇、水急、船险的特点?(2、3、4自然段)
2、那第一、五自然段又分别写了什么?1至5自然段是怎样的结构关系?
(1)我游览了三峡(总起)
(2)写山好奇
(3)写水好急(分述)
(4)写船好险
(5)一幅百里山水画(总结)
3、自主合作学习2、3、4自然段
A、选择你喜欢的段落, 分组自学讨论:
1)、读一读,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想想这一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画一画可以说明景物特点的词语。
3)、谈一谈你的感受,再试着读一读。
B、汇报交流填表
4、引读5、6自然段
读了神女峰的故事以后,你对三峡的山水有什么新的感受?
5、小结
四、积累与运用(任选一题)
1、当当小导游,借助重点词语把你喜欢三峡美景介绍给你熟悉的人。
2、学习本文写作方法选择喜欢的词句介绍一处景物。
3、以《祖国山河美》为主题,搜集资料、图片与同学合作办一期手抄报。
《船过三峡》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段落中的重点词句背诵课文的方法,能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词句之间的关系,能找出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3、学会第一部份的生字,理解“云雾缠绕”、“七弯八拐”、“东闯西撞”等词语的意思。
4、感受长江三峡的风光美,热爱祖国的山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三峡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去过三峡吗?长江三峡以她的美丽、神 奇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去游览。今天,我们跟着作者乘大轮船一起来游览长江三峡,领略那美丽、神奇的三峡风光。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A、齐读 B、抽读
2、让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来领略一下三峡美丽的风光。(放录音)
3、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游览了长江三峡以后写了哪些内容。
(出示)1、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山高、水急、船险。
2、写了神女峰的神话传说。
三、学习课文2、3、4自然段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学习描写长江三峡的山高、水急、船险的这部分内容。
这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1、个别读
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主要写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2、齐读第一句 (出示 山--奇)
3、课文围绕总起句,又从哪几方面来写的?(自由读)
出示 (陡) 笔直陡峭
(高) 云雾缠绕
(怪) 像……像……像……
幻灯演示理解
4、指导背诵
(1)这段文章写得很美,我们想办法把它背下来吧,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背诵,请大家用横 …… 此处隐藏:133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