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我结合教参,给孩子们做了以下预设:
1、胡萝卜先生发现了胡子被剪,不愿意把胡子再送给其他人(暴走的胡萝卜,借机让班里一位脾气暴躁的孩子演了演);
2、胡萝卜仍然乐于助人,后续又有谁求助了?(孩子们写出了各种小动物,各种职业的人)胡萝卜的胡子最后帮助了自己:上我让他们仔细观察插图,张艺馨说出了胡子用作眼镜绳了,田锦媛写出了胡须用作了胡萝卜宝宝的毛衣线……也算是胡萝卜先生自给自足了,抠门的胡萝卜……
二年级接到一班时,我也向其他班老师一样,天天布置日记。可是不到两周,我发现效果非常不好,全部都是流水账,毫无意义。我认为写作应该是一美妙的事情,而写日记,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就是你情绪的树洞。而反观自己的孩子们,不但没有“我手写我心”,反而整天都只有不开心。因此我再也没给孩子们布置过一篇日记,在全班雷鸣般的欢呼声中,冷静下思考怎样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和自信。升入三年级,我决定通过朗读,学习之后经过思想的碰撞和小组的头脑风暴,开始新学期的随堂练笔,把写作融入到堂教学。期待成果,我会持之以恒。
政治教学论文: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西藏山南扎南中学 顿旦旺杰
【摘 要】思想政治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初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它的理论性较强,被学生认为是最枯燥的一门课,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较少。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把政治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关键词】课堂 主体 还给 学生
思想政治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初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它的理论性较强,被学生认为是最枯燥的一门课。很多时候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较少。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当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践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发挥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政治课新课标强调我们不应该只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政治课堂不应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我们应该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自主学习。要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我在教学中是从三个方面去保障的:
一、课前学生的准备
在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门课还需要预习,上课只需要带着耳朵听就行了。这其实是一中误解,思想政治课同样需要学生预习。如果他们不预习,上课时才来了解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自然影响教学效果。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率,集中思想,必须在教学新课时让学生做好预习。刚开始学生还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教师要给与学生方法上的指导,除了要作好指导外,还要花时间强化的行为训练,使学生知行统一。 例如在自尊自信的教学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学提纲:1什么是自尊、自信?2收集一些有关自尊自信的名言并把它们背下来,3阅读课后的思考题①智者让少年做的三件事有什么寓意?②智者提出的事情,你原意去做吗?为什么?③少年得到答案了吗?你想怎么样回答他的问题?4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自尊?这些预习题都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答案,但绝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都需要学生动一番脑筋,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地去阅读课文,这样既熟悉了教材,又钻研了课文,为课堂教学的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便于课堂教学顺利展开。
二、学生在教学中合作探究
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我们要体现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导,学生在参与中的学习是关键,教师的引导是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地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这一方面需要强化。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注重了三个层面的对话关系: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多重对话,是以学生个体为主体与文本直接对话为中心的关系,其他的对话都只是为了给学生的个体“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注意师生共评,合作探究,双向互动。教师要设计好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课文的知识,进行探究、认知、践行,从而理解全文的要旨,(教学论文 )展示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达到政治课的目的'。
例如在《自尊自信》一课的堂教学中,我创设了课堂活动:小品表演---班级风景(这是自尊吗?)。活动中设计的情景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个主人公的行为表现具有典型性。小红表现出自卑心理、明明表现出虚荣心、陈玲的表现是骄傲自负。通过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且还得到深刻的认识。全班同学都结合小品谈了自己对各主人公的行为表现的看法和感受,然后学生自由发言,结合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交流和讨论,理解自尊的内涵。最后,我还设计了三个合作探究题①小红、明明、陈玲他们的表现是自尊吗?为什么②他们的表现是什么心理? …… 此处隐藏:153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