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造的名字“蓝色文明”,而把中华文明说成是“黄色文明”,作者对这种说法
不以为然。
中华文明的农耕文明本质,其优点有时也是他的缺点。当农耕文明大胆地吸收游牧文明的精华时,他便变得富于生机和活力。如赵武灵王学习游牧文明的“胡服骑射”。但总的表现,农耕文明接受游牧文明先进东西时,总是表现为保守和不情愿,是被迫的。农耕文明的代表性学说儒家学说,总的看来是提倡守旧和服从,反对创新、反对标新立异。他的创立者孔子就是一个守旧的复古的人。事实上孔子是把农耕文明的主要东西加以总结,他的门人弟子再把这种学说贴上儒学的标签。孔子不屑学种地、不屑学种菜,也不学商贸。在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一统天下后,天下读书人全是儒家弟子,农、工、商职业成为读书人不屑为的职业。农耕文明本身就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游牧民族需要与农耕社会进行必要的交换,才能改善生活和生存环境。交换是游牧文明的特点。在中国,当儒家学说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后,商业文化就没有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了。与商业文化的契约性特点相对应,农耕文明的家族亲情关系和儒家的排
斥商业牟利的鲜明特征,中国近代的商业文化的发展就更加艰难。
农耕文明的一个非主流东西比如兵法等,孔子是不屑学的。而这也是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对土地的强烈依赖有必然关系。争土地,就是与人相争;而与人相争,相比游牧民族主要与自然环境相争,发展起来的战略和阴谋诡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见拙作《战略或者阴谋诡计?》《中国视点》网站)。所谓的阴谋诡计,中国人大多都会一点。这是中国人的优点,同时,滥用这种阴谋诡计时,负面影响还是很大。十多年前,中国足球的商业化或者市场化的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足球商业化后,队员和俱乐部高管人员的收入猛增,接着便冒出“队员嫖娼”、“黑哨”、“行贿裁判”、“队员赌球”,到现
在的罢赛。笔者经历从失望到绝望,已多年不看足球节目了。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农耕文明不可能孤立地向前发展,交流学习是必然的。80多年前,鲁迅就曾大声疾呼“拿来主义”,8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做的怎么样呢?“五四运动”高举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旗帜呢?到今天我们举出了多少成果?事实上我们还是消极地接受其他文明先进的东西,我们还是被迫地学习。我们应该克服对先进的东西的本能的恐惧,我们要主动,大胆地把先进的东西拿来,我们不要过分地强调保持自己的特色,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这样根基深厚的中华民族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难道害怕学了其他民族的一点东西就不是中华文明,就不是中华民族了吗?我们不但应该学,甚至要把别的文明好的东西拿来贴上中华文明的标签(有点象日本人的厚脸皮),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还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去创新。摆在我们面前有两种前景:一种是多少年以后,中华文明是地球文明的代名词;另一种是,古时候有一个叫“中华文明”的,曾对地球文明(或者是欧洲文明或者是美国文明)的
进步作过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