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树立起威信;既要培养学生融入班级的情感,又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既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又不忘揭一揭过去的伤疤 。在思想上对学生要常开导,激发其上进心;学习上对学生要帮助多鼓励,尤其是学生犯错误时不可挖苦、嘲讽,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切实帮助他们听取教训,加以改正;生活上把学生的冷暖悲欢时刻放在心上,多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努力学习。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一言一行要皆收眼底,一举一动尽装心中,善于见微知著,洞察秋毫,即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工作才有实效性,才能得到实质性进展。
一个朝气蓬勃,热爱生活的班集体必然有一个能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善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平常的智力竞赛,常识知识比赛,班级的书画比赛,体育项目的比赛等等,在开展活动中使自己的教育意图和期望内化为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心要求,在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班主任为指导讨论活动的计划步骤和解决活动中的各种问题,由学生集体自己来主持活动,这样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学生自己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创造条件、自己克服困难,自己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不搞活动的班集体,必然死气沉沉,必然阻碍其成员身心健康发展;一个不引导和组织学生搞任何活动的班主任绝不会是受学生欢迎的好班主任,他的工作也不会顺利进行。”⑦因为成功的活动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活动就没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如果把班主任的自身形象看作电脑的软件系统,那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则是电脑的硬件系统;另一方面,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应有以下三点:
一、有科学的、规范的班级管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维护自己的统一,必须有一定有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若干切实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规范。
在行为规范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事项有这样几点:一是要使制度条例真正成为集体全体成员的集体规范。如果集体规范制度脱离实际,不切实可行,或只是班主任或班干部等少数人的思想,而大多集体成员不认同,就难以转化为全体成员的约束力,实施起来,效果肯定不佳,甚至形同虚设。二是制度管理必须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学生既不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进行管理的主体,只有当学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