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可是并没有去找你,想知道原因吗?孩子点点头,我继续:因为老师知道周末托管很无聊,更知道离家千里的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苦,老师正在考虑是不是给你配一把教室的钥匙呢。孩子赶紧摇头说不用。我又叮嘱孩子说:这事儿可千万别告诉别人,就你知我知,今后周末时学会给自己找事儿干,多运动、多看书等等。孩子最后高兴地走了。我也在心里暗自得意,我的顺水推舟,我的糊里糊涂,让这意想不到的事儿就解决了;如果当时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可能会适得其反,在孩子面前落下不好。
在平时的教育中,经常碰到老师和学生为了一点点小事儿而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的尴尬场面,这时候,如果教师能退一步,或许就会海阔天空,风平浪静了。许多事儿用不着和孩子斤斤计较,因为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伴随着错误的:犯一个错误,认识一个错误,改正一个错误,从而走向成熟懂事儿。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要学会难得糊涂,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孩子不做违背原则的事儿就行。
难得糊涂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事事较真事事难。很多时候,老师没有必要对一些事情过分较真,否则除了气死自己还能得到什么?难得糊涂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自觉的学生不在少数,左一个看不惯,右一个不满意,心情怎么好得起来?不要总是用老师的眼光去看孩子们,有时应该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这时你就会发现,原来学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差,按照他们的觉悟,能做到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所以,教师要能够大胆的糊涂起来,把自己巧妙地隐退到幕后,让学生大胆地走向台前,克服那种越俎代庖的错误做法。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