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检验(18)

时间:2025-07-04   来源:未知    
字号:

尽管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实质就在于“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之间不存在套利机会”。通过对中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短期利率期限结构还是中长期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都无法被拒绝,它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的变化因素。

这一结论对我们的货币政策框架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启示

在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下,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受到管制,因此,货币市场利率虽然已经完全放开,但无法深度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所以,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仍然主要是货币供应量这一数量指标,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仍然主要是信贷渠道这一数量性传导,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目标也是数量目标,即基础货币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水平。

然而,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改变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必然会影响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是市场资金供求的集中性体现,它既反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数量目标的实施效果,同时也是央行实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中国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检验(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