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病理学笔记大全(9)

时间:2025-07-09   来源:未知    
字号:

第四节 栓塞(embolism)

一、定义: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的物质,随血液阻塞相应大小的血管腔的过程。这种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

二、栓子的种类:

1、血栓栓子:最多见。

2、气体栓子

3、脂肪栓子

4、羊水栓子

5、瘤栓

6、生物性栓子:菌栓,寄生虫栓子。

三、栓子运行途径:

1、体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

2、左心、主动脉→全身动脉及其分支栓塞

3、门静脉系统的栓子可致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

4、交叉性栓塞:常见于先心病时的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栓子经缺损从压力高一侧到压力低一侧。

5、逆行性栓塞:下腔静脉内的栓子,在胸、腹腔内压力骤增时,可能逆血流方向运行,栓塞下腔静脉所属分支。

四、分类及后果:

1、血栓栓塞:

(1)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大多来源于下肢静脉。

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的机制:

肺动脉内阻力急剧

心肌缺血

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肺动脉、冠状动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平

滑肌痉挛

血栓栓子内血小板释放5-HT,TXA2 引起肺血管痉挛

(2)体循环动脉栓塞:大多来自左心,少数来自动脉。栓塞的主要部位是下肢、脑、肠、

肾和脾。

2、气体栓塞:

(1)空气栓塞(air embolism):多发生于静脉破裂后,尤在静脉内呈负压的部位。例如,

头颈部手术,正压静脉输液,人工气胸,分娩,流产。

(2)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深潜水或沉箱作业者迅速浮出水面或航空者由

地面迅速升入高空时发生。又称沉箱病,或潜水员病。

主要是氮气栓塞。可造成皮下气肿、关节和肌肉疼痛、股骨头、颈骨和髂骨的无菌性坏死,四肢、

肠道等末梢血管阻塞引起痉挛性疼痛。

3、脂肪栓塞:见于长骨骨折、严重脂肪组织挫伤或脂肪肝挤压伤时。

4、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子宫强烈收缩,致羊水压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内,进入肺循环,造成

栓塞。

羊水栓塞引起猝死的机制:

羊水中胎儿代谢产物入血引起过敏反应

羊水栓子阻塞肺动脉及羊水内含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反射性血管痉挛

羊水具有凝血致活酶的作用,引起DIC。

5、其他栓塞:肿瘤细胞脱落形成的瘤栓可致转移瘤,寄生虫及其虫卵、异物等也可成为栓子。

病理学笔记大全(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