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纠正糖代谢紊乱,控制高血糖,使血糖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3)纠正脂代谢紊乱及其他代谢异常,预防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发 生。 (4)防治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治疗各种伴发病,减轻病人 痛苦。
(5)保证儿童、青少年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
(6)保证育龄期妇女的正常妊娠、分娩和生育。
(7)通过糖尿病教育,使患者学习糖尿病基本 知识,掌握必要的自我监测技能,具有自我保健能力,并自觉运用于病情监控和自 我防治之中,如自测尿糖、血糖,注射胰岛素技术,以及低血糖的自我处理等,以减 轻摻】邓鹗与摼酶旱。
(8)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参加正常的社会劳动和社交活动,拥 有正常的心理和体力状态,努力使之成为健康长寿的人。
2糖尿病控制指标: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糖尿病控制指标。由于高血糖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基 础,故无论何种标准,均应以达到上述目的为原则,既要控制高血糖,又要防止低 血糖,同时还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控制指标必须个 体化。
(1)糖尿病代谢控制生化指标:在制订病人的控制指标时,应结合病情轻 重、年龄、有无慢性并发症、文化程度、医疗保健条件及经济状况,做到因时 而异、因人而异。当然达到理想控制是最好的,但不考虑个体差异而一味要求 达到这一标准则也是不现实的。表3-1、2分别列出了近年来国际上推 荐的生化控制指标和糖尿病控制指标,可供医生和病人在监测病情时参考。
表3-1 糖尿病代谢控制的生化指标
达标项目理想指标可接受指标不良指标
血糖(mmol/L)
空腹<64<78>78
餐后2小时<78<112>112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6<8>8
血脂(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