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把简单、便于记忆、可及、可行又能达到治疗目标的尺子,以使医生 及患者便于应用,尤其便于老年患者、门诊及院外治疗者使用。为此,国内糖尿 病专家提出了下述一般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指标(表3-4)。一般达 到表中所列标准者,即为治疗达标,未达到指标者,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使 之达标。另外,若想详细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应按表3-1、2中所列标 准执行。
基于上述糖尿病控制指标的认识,医生应对患者制订并实施个体化的综合治 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及时复诊并自我监测血、尿糖水平变化,及时检测 HbA1c水平,三者有机配合,及时恰当地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人获得治疗 达标。这种切合实际的控制标准,即使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水平,也比控制不良、 任病情自然发展为好。医务人员必须告诫病人,治不达标是有害的,并使之相 信治疗的控制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合理的和可行的。
二、糖尿病教育
(一)糖尿病教育目的及意义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的五大措施之一。糖尿病教育从广义讲就 是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让人们了解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
1广泛糖尿病教育,可以减少糖尿病发病:
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目 前认为家族史、饮食习惯的不适当变化、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 、精神紧张、年龄等因素,可能与糖尿病发病有关。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水平 的提高,人们饮食上单纯追求精细、高热量,暴饮暴食,生活无规律,体力活 动减少,社会心理压力加大,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均是导致糖尿病患病 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在全民开展糖尿病教育,让群众了解其诱发因素和危 害,可以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降低我国 糖尿病发病率,对于卫生保健工作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有效的教育,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致残率,降低其危 害: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初诊时约80%已出现慢性并发症,而无并发症的患者约 75%以上尚未被明确诊断,未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资料显示 ,由于我国患者病情控制差,绝大部分病人临床诊断时已经出现并发症,因 肾、眼、心脑血管、足等病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国外。其中缺乏 糖尿病教育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开展有效的糖尿病教育,加强对该病的认识,那 么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早期治疗。现在的许多研究已经证实:有效的病情控制 ,可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 患者的寿命。因此,有效的教育,可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
3加强糖尿病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糖尿病对全世界、我 国人民造成的健康与经济负担,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占第三位,而且 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美国每年用于该方面的费用高达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