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尔总理指出,“放弃为投资目的而购买土地的过渡期有利于波兰的利益,因为我们需要新的工作和新的投资。”而为其他目的而购买土地的过渡期为3-12年。波兰外长齐莫谢维奇对于劳动力自由流动两年的过渡期也表示理解。
(四)利用集体讨价还价的力量,向欧盟施压。波兰在入盟谈判过程中,不时与参与入盟谈判的维谢格拉德集团的成员国进行协商,就一些涉及候选国利益的重要问题协调或采取共同立场。1998年后中东欧国家开始了入盟谈判过程,但欧盟没有承诺扩大的具体日期。2000年9月,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国总理举行会晤,要求欧盟在2000年12月举行的尼斯首脑会议上确定完成入盟谈判的时间表,并表示希望维谢格拉德集团成员在2003年加入欧盟。2002年1月,根据欧委会的建议,欧盟在2004-2006年度预算中分配给新成员国的只有400多亿欧元。2月,波兰外长齐莫谢维奇与匈牙利总理奥尔班会面,指出欧委会关于入盟后新成员国农业补贴的建议是不能接受的,双方强调维谢格拉德集团要在欧盟扩大财政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后来维谢格拉德集团的谈判代表举行会商,要求欧盟对新成员国平等相待。米莱尔总理与捷克总理泽曼曾共同撰文,指出波兰和捷克不支持在欧盟内部建立封闭的和排他性的集团,欧盟应当是团结的实体。
[8]2003年9月1日,来自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爱尔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匈牙利、波兰、葡萄牙、奥地利、希腊、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瑞典的国务秘书在布拉格举行非正式会晤,商谈对欧盟宪法草案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的问题。他们认为,草案中有关欧盟机构设置和决策程序等问题还应该“重新考虑”。
(五)积极参与欧盟未来问题的讨论,强调波兰在欧盟制度改革上负有责任。2000年之前,波兰在欧洲未来的问题上一直保持缄默。2000年5月12日,德国外长费舍尔在洪堡大学就欧洲未来问题发表演说,引发了欧盟成员国对欧盟未来问题的大讨论。作为欧盟候选国的波兰开始积极加入到欧盟未来问题的讨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