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492页文本主要是要求政府的;
——中国入世并没有“入市”。
入世对政府的要求:尽快建立一个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
依据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尽快废除歧视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依据市场开放原则,尽快实现政府坐庄向市场坐庄的转变、改革不合理的审批和管制制度;
依据透明与可预见原则,要求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公开性与透明性,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预期机制。
更广泛的意义上:
——经济的自由化要求政治的民主化;
——中国能否抓住全球化的契机,关键在于中国结合实际吸收和转化相应的各种制度体系的能力。
3.民主化:上层建筑领域特征
(1)当今世界民主化的潮流: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2)民主化的发展趋势:间接民主制和直接民主制的结合,体现一种大众民主、少数人决定的民主;
(3)对中国来说,关键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构建自己的政治文明体系。这里的关键是实现政府文明、人民文明、政党文明(即执政党建论、人民民主论、法治国家论)。
政治文明的要求:
三大主体在政治运行过程和政策管理过程中的和谐统一状态
A、政治主体文明
政府文明——法治国家论;立法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
人民文明——关键是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政党文明——依宪执政(胡锦涛两个务必与学习宪法)、依法执政;政党制度法制化;执政党与人大、与政府、与法院的关系。
三大文明的核心是执政党要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落脚点是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B、政治运行过程文明
政治理念文明——基本人权理念、人民主权理念、民主权利理念、为民服务理念、法治理念; 政治制度文明——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具体政治制度、政治运行体制;
政治行为文明——政府行为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政治秩序文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公民关系、政党与政府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 。
C、政策管理过程文明
——政策制定文明、政策执行文明、政策监督文明。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关系利益分配;
——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三大政策:
初次分配政策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
再分配(政府调节)政策注重公平;
管制政策注重秩序,保护和促进公民权利、市场竞争秩序。
(二)国内背景的视角:中国社会的快速全面转型
1.变化中的中国(一):总体结构的分析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社会生产力方面,总量提升较快。但温家宝的乘除法则反映中国仍是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经济形态方面,竞争性的市场经济框架已初步形成,市场已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但过多过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