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及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群众性动乱问题
1953年6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的“比尔森事件”。
1953年民主德国“六 一七”事件
1956年6月28日,波兰的“波兹南事件”
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
1968年3月,波兰“《先人祭》事件”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
1970年,波兰“十二月事件”
1971年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事件”
1976年波兰“六月事件”
1980年-1982年的波兰全国动乱
1、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动乱是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激化的表现
第一,经济不景气,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这是引起社会动乱的首要原因。
第二,法制不健全,社会主义民主被践踏,是引起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
第三,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引起群众不满并导致动乱的催化剂。
第四,民族关系上的一些复杂因素也是引起社会动乱的一个原因。
第五,阶级敌人和国际反动势力的煽动,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以及宗教势力的参与,是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人民群众中的偏激情绪和某些错误思想,是社会动乱得以发生的主观原因。
2、群众性社会动乱与改革的关系
第一,大多数社会动乱的原因,都与社会主义体制上的弊端有关。
第二,社会动乱不仅告诉人们改革的必要性,而且还说明,改革必须克服一切阻力坚持到底。
第三,改革并不是一支抒情曲,而是一场复杂的社会运动,在改革中,如果发生方针政策或战略策略上的错误,仍然会导致社会动乱。
第四,在改革的进程中发生社会动乱,往往会破坏国家赖以改革的物质基础,破坏改革所需要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干扰全国上下搞改革的注意力。
3、从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看,在改革中有两个敏感点特别容易激发不稳定现象
第一个敏感点是物价和工资问题
第二个敏感点是民主化问题。
当代中国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政府管理创新
主讲人:唐文睿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民主化时代,处于社会急速转型中的中国政府面临着很多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根据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抓住黄金发展期、顺利度过矛盾凸发期,是各级政府当前最大的挑战。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通过观念重塑、职能转变、体制改革、机制革新、行为矫正等途径实现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