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第一课翻译
[2]伦理道德与自然知识爆炸引起公众对这些新发现、新技术会将社会引向何处的忧虑。1997 年克隆动物的成功表明了克隆人也己不成问题,人们担心人类可能会朝着一个由基因制造的人组成的“美丽新世界”方向发展(这己不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了)。1990 年启动的旨在破译人类整个基因组成的人类基因组工程为消灭基因疾病带来了希望,但也令人恐惧地要开辟一条“定做婴儿”之路,这些婴儿的基因可以根据其父母的愿望加以调整。尽管许多人争辩说,儿百年来,为了改善人类生活,动植物培育者一直在遗传学领域忙活,但另外一些人指出,遗传技术的新成果使得研究者得以越过大自然设定的界限,把人的基因移植到动物身上,使它们变成药厂;让植物能生产塑料并在黑暗中发光;甚至想办法制造出“绝命”种子,使其丧失繁殖能力,以保证种子厂家的滚滚财源。由于环境和机体都有可能被这种技术所改变,于是什么是“天然的”,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认真的思考。然而,尽管大多数美国人对克隆人以及按需定做婴儿的基因组成感到僧恶,但又普遍支持有助于确定并治疗遗传疾病或使食物来源更卫生更丰盛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的遗传研究。
[3 ]隐私随着20 世纪90 年代许多科技的发展,隐私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关注点。互联网是资源共享方面令人惊异的新工具,可它也是获取本应保密的国家机密、军事机密、商业软件(指非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源代码甚至邻居的社会保险号码的强有力的工具。公司和个人同样担忧电脑黑客“闯入”设有保护的电脑系统,删除或盗窃重要数据,从而使私人信息遭到破坏。存心不良的人编写的电脑病毒,即可自行复制的编码,可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潜入个人电脑系统大肆破坏存储在那里的数据。在互联网上保护个人私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人担心政府方面试图插手只能会阻碍互联网的发展。而当有关团体组织以“保护儿童”的名义游说政府禁止网上出现色情及其他令人不安的东西时,也引起了同样的忧虑。尽管大多数美国人赞成小孩不应接触这些内容,但企图规范个人网页和新闻组内容的努力还是同互联网应是公开、非集权的大众媒体的理念发生了冲突。在大众媒体领域里,即使最荒唐、最令人讨厌的东西也应能找到发表之地。有些公司监视员工使用互联网和收发电子邮件,使工作场所中数字监控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4]遗传学与隐私遗传学的发展也威胁到了个人隐私。人类基因组项目定于21 世纪初完成,许多私人公司竞相获取遗传发现的专利,于是不少人担心科学家彻底掌握了人类遗传密码之后可能会干出什么事情来。虽然遗传疾病有可能被发现,也许还会治好,但有人也许会利用这个信息去歧视那些易患某种基因疾病的易感人群,或根据基因数据歧视某些群体。科学家会拥有人类基因密码专利,这点也令许多人惴惴不安,因为这意味着人的生命会变成一种专享资源。
[5]大科学和小科学美国国家宇航局仍然做着举世惊叹的事情,他们把哈勃望远镜送入轨道来获取人类从未见过的宇宙深处的图像,并传送回地球。这些图像提供了极具诱惑力的宇宙起源的线索。90 年代,宇航局的科学家从一块火星的陨石中发现了可能会证明细菌存活的证据,并发现遥远的行星上可能有水。人们在继续寻找外星生命。宇航局发送宇宙探测器登陆火星,将美国航天英雄小约翰· 赫谢尔· 格伦再次送入太空研究衰老问题,还计划同其他国家的研究组织共同建立一个国际太空站。但是一些批评人士提出质疑说,把花在太空上的钱用来资助地球上的新发现是不是更好呢?似乎地球上正进行着这么多有趣的新项目,太空研究不再那么必要了。最令人心仪的新领域是纳米技术,这项研究是力图在分子水平上操纵物质,用原子建立新的构件以用于微型制造业、药物体内释放系统及微型计算机等。新发现的碳元素家族成员富勒烯使得纳米技术的研究人员有了新的研究材料。这一科学领域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仍处在实验阶段,但科技人员及政府官员己经看到了这门微科学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