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第一课翻译
[14]任何这类改变都取决于公司的领导,尽管不一定非取决于首席执行官。因此,一些商学院根据“可信赖的领导层”的思想正努力塑造一类新型的第一线管理者。他们不是把流行的管理技巧强行灌输给每个管理者,而是从提高自我意识开始构建可信赖的管理层。内向型的老板必须了解自己的管理风格,然后去开发更人性化的员工管理策略。换句话说,通过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发掘员工的优势。
[15]然而,上述反思的目的并非一定要缔造一个人人都热爱工作超过其他一切的社会。从定义上看,与我们能从事的所有其他活动相比,工作本来就是有些让人反感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仍然希望工作必须有报酬的原因。但通过关心员工的需求,至少企业可能发展得更好。那样,我们更多的人就会在工作中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感。而且时不时的我们还可能希望超出这种满足感。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篮球场上喧闹欢呼的人群前,也可能发生在教室里,在仅仅一个充满感激的学生面前。
第六课B 功成名就
卡尔文· 特里林
[l]一个出身贫贱的年轻人从美国的中西部到纽约来寻找发迹的机会。他以美国砚奋人的方式梦想着成为百万富翁。他来到华尔街碰运气。他勤奋、精明,必要时还能耍上点花招。他把华尔街金融市场的各种交易数据汇集起来,用一种说不清是什么的电子设备做了些处理。结果他的成功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梦想:他赚了1 200 万美元。
[2]起初这位青年以为事事都很如意。“够棒的吧?”搞清楚自己赚了1 200 万美元后,他问妻子。
[3] “不,算不上。”妻子说,“你不过是个无名之辈。”
[4] “不可能,”年轻人说,“我是个有钱人。我们生活在一个有钱人吃香的时代。有钱人同电影明星、著名小说家、著名服装设计师一起在报纸上露脸。那些最有钱的金融大亨们的名字连学生都知道。一些富有的房地产高手的照片被登在通俗杂志的封面上。”
[5] “你的名字、照片是不会被刊登的,”他的妻子说,“你不过是个无名之辈。”
[6] “可我有1 200 万美元啊,”年轻人说。
[7] “这样的人可多了,”妻子说,“他们也都是无名之辈。”
[8 ] “我可以花钱活动活动,加入重大慈善募捐舞会的组委会,”年轻人说。“然后报纸的专栏文章里就会提到我们的名字了。”
[9] “别骗自己了,”妻子说。“那些重大活动的组委会里早就挤满真正有钱的人了。我们这样的人啊,到头来也就是组织一些筵席后有舞会的宴会之类的活动来给美国银屑病基金会捐点钱罢了。”
[10] “可我在纽约第五大街上有一套值200 万美元的合作公寓呢。”年轻人说。
[11]“200 万的合作公寓嘛,可以说没有什么稀罕的。”妻子说。
[12]“我还有一辆加长型轿车,”年轻人说,“车有21 英尺半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