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教案及重点(7)

时间:2025-07-14   来源:未知    
字号:

家关注。

1:小说:A:出现了干预生活的作品,如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揭露和批判了官僚主义。李国文《改选》表现了政治生活的不合理。B:描写爱情的作品,如宗璞《红豆》探索了人的复杂情感与政治立场的关系。

2:诗歌:公木《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揭露了官僚主义作风。公刘发表了描写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现象的诗集《禽兽篇》。邵燕祥的叙事诗《贾桂香》反映了封建意识对新时代青年的迫害。

3:戏剧:杨履方《布谷鸟叫了》,海默《洞箫横吹》,岳野《同甘共苦》

4:报告文学: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

5:文学批判:巴人《论诗人》,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1957年反右斗争时,上述作品多被否定和批判为毒草,作家们也因此被打成右派。

(五)反右运动和文坛生机的夭折。

1:反右运动。《人民日报》在1957年6月发表《这是为什么》一文,表明文艺界的气候开始转变,反攻清算开始了。1957年7月份该报公布了一大批右派名单。1958年《人民日报》又发表周扬的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争论》,代表官方的文艺对其他文艺进行清算。反右运动中,55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文学界是重灾区。首先从报告文学作家刘宾雁开始,一大批作家如刘绍棠、王蒙等都遭到批判。从此,作家们开始小心翼翼地回避现实和躲避真情实感。文学的萧条再次降临。

2:如何看待反右运动。双百方针所带来得1956-1957年间的文艺界局面是毛泽东和中央所始料不及的,他们真诚地希望听到意见,却没有意识到意见会那样激烈和繁多。大知识分子尤其是民主党派的领袖们对共产党不是没有看法的,他们关于民主政治的意见,往往是中央不愿改和无法改的。此外,大学生“要民主,要自由”的口号也惊动了上层,而此时的毛泽东表现得相当不自信,认为拥护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只有百分之十。所有这些集中到一起,使得毛泽东和共产党中断了双百方针的实施,开始了反右运动。需要注意的是,错不在反右,而在反右扩大化。

(六)双百方针及百花时代的意义

1:由双百方针的提出到向文艺界进行清算,是历史对官方的嘲弄。放(目的是繁荣文艺,却没想到文艺界会质疑文艺体制)的选择是真诚的,收也是必然的。

2:对文艺界是一场悲剧,也是一片亮光。文艺界误认为可以说真话,说了真话也就是为了繁荣文艺,但他们低估了冲击的对象(官方文艺体制),必然导致悲剧,付出沉重代价。

3:百花时代是共和国前30年文艺发展中难得的文艺界活力的闪现。虽只是一瞬,但中国文艺活力存于民间是不争的事实。双百方针是对中国文艺强大后劲的一次证明。

4:文艺思潮中的“庸俗社会学”假借体制的力量,不仅没有得到遏止,反而愈演愈烈。权力支持下的体制为其提供了成长的条件,百花时代虽然受到些冲击,但现在看来,当时的冲击也是徒劳无益,原因在于改变体制的时代还没到来。.

5:双百时代的事情证明了共和国以来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证明了文艺与权力和一种思想体系的结合的危害是巨大的。

第四节 “文艺大跃进”和走向“文革文学”(1课时)

一 教学目的:了解1958年到1966年间的文学面貌,以及“两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而认识17年文学如何走向文革文学。

二 教学重点:理解“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三 教学难点:理解“文艺大跃进”的文化功能。

四 教学方法:讲授

五 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文学界在遭受了反右扩大化的运动重创之后,并没有导致1958年文坛的寂寞状态,相反,由于“文艺大跃进”运动的兴起,文坛反倒变得热闹了起来。

(二)“文艺大跃进”

1:从“民歌”到“文艺大跃进”。1958年春在成都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搜集民歌”的任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教案及重点(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