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及幂的符号法则.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乘方的有关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体验数学的简洁美,从而激发求知欲,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乘方的意义及运算,幂的符号法则.
教学难点:
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正确运算.
教学方法:“三读三有”.
注:自主三读,即指导学生学会读文、读图、读题;三有指点拨有要点,合作有实质,练习有类型.
教学用具:多媒体、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对折手中0.1mm厚的纸条,假设足够长,折30次后,猜想会有多高?如何计算?能超越珠峰吗?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二、 新知探究:
(一)、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