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浊 “小肠主液”
将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
精微经脾运化输布全身,糟粕下降于大肠。
吸收大量水液与尿液相关。
利尿可治疗腹泻—“利小便所以实大便”。(车前子 泽泻)
四、大肠
(一)主传导糟粕
大肠主传导糟粕,排泄粪便。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二)大肠主津 “大肠主津”
大肠能吸收部分津液。
大肠液亏:便秘。
五、膀胱
膀胱的功能为贮尿,与肾直接相关。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肾失气化,膀胱不利:小便不利—癃闭。
肾失封藏,膀胱不约:遗尿,尿失禁。
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
六、三焦(上焦升浮治,中焦调和治,下焦沉降治)
(一)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相互转化,均以三焦为场所。
(二)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气化不利,水道不畅:痰饮,水肿。
第三节 奇恒之府
一、脑
(一)脑为髓海,主宰生命活动。
(二)脑主感觉。
(三)脑主肢体运动。
二、女子胞
(一)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生殖功能 排泄月经
孕育胎儿
(二)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肾中精气的作用
青春期:肾气盛,天癸至,月经来潮,具备生殖力。
老年期:肾气衰,天癸竭,绝经,失去生殖力。
育龄期:肾气盛,月经迟发,经少,闭经,不孕等。
2、心肝脾之脏的作用
女子胞月经来潮、胎儿的孕育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故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
3、冲任二脉的作用
青春期:冲任二脉气血充盛,月经来潮,具备生殖力。
老年期:冲任二脉气血虚衰,绝经,失去生殖力。
育龄期:冲任失调,经孕失常。(四物汤:熟地12 当归12 川芎12 白芍12)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气与血的关系。
生理 肺主气,吸入清气,生成宗气,助心行血。
心主血脉,推动血行,有利于肺气输布。
病理
肺气虚,宗气生成减少 心血运行不畅:胸闷,心痛。
心血运行不畅
肺气输布不利:气喘,胸闷。
(二)心与脾
血的生成与运行的关系。
生理 心主血脉,心阳温运脾土。
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理:
心脾两虚
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脾气虚损:纳呆,腹胀,便溏。
(三)心与肝
血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