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医基础理论(15)

时间:2025-07-08   来源:未知    
字号:

中医基础理论


太阳经:头顶、头后、面颊。(后)
3、躯干部
手三阴:腋下。 手三阳:肩胛。
足三阴:腹部。 足三阳 足阳明:腹部。
足少阳:身侧。
足太阳:背部。
(三)表里关系
循行于四肢部的阴阳表里两经内外相对称。
循行于内脏部的阴阳表里两经相属络。
(四)流注次序
食指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大趾端 鼻翼旁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肺 心中 小指端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小趾端 目内眦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中 胸中 无名指端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大趾 目外眦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三、循行部位
图: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第二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概念
奇经八脉,是与十二经脉有别的八条经脉。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
  走向分布不规则。
  一般与脏腑无直接属络。
  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
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气血。
  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功能特点
  (一)督脉
   循行特点:起于胞中,行于背部正中,上头。
   功能特点 “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
   与脑、髓和肾关系密切。
  (二)任脉
循行特点:起于胞中,行于腹部正中,至目眶下。
功能特点 “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
“任主胞胎”,女子胞胎儿孕育。
(三)冲脉
循行特点:起于胞中,上至头,下至足。
功能特点 “十二经脉之海”,调节十二经气血。

“冲为血海”,女子胞月经的排泄。
  (四)带脉
   循行特点:起于季胁,斜向下行,绕腰腹一周。
   功能特点 约束纵行经脉。
   固护胞胎。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十二经别
  (一)基本

中医基础理论(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