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医基础理论(4)

时间:2025-07-08   来源:未知    
字号:

中医基础理论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木



水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三) 五行的生克乘侮
1、 五行相生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滋生、促进作用。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依次相生,循环往复。
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 五行相克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削弱作用。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依次相克,循环往复。
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 五行制化
概念: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途径: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均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关系。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木 相生
水 火 相克
金 土
4、五行相乘
概念: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我克”一行的过度克制。
次序:与相克次序一致。
原因:克制一行过亢,或被克一行过衰。
二因三势:一行亢/一行衰/一行亢,一行衰
5、五行相侮
  概念: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克我”一行的反向克制。
  次序:相克次序的反向。
  原因:克制一行过衰或被克一行过亢。
二因三势:一行亢/一行衰/一行亢,一行衰



   乘与侮的联系与区别
   过亢
   侮 乘
金 木 土
乘 侮
过 衰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归属人体的组织结构,反映内外环境的统一。
(见五行归类表)
(二)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见五行特性)
2、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
相生方向的联系 肝血养心血—木生火。
肾精生肝血—水生木。
相克方向的联系 肝主疏泄,制约脾气的呆滞——木克土。
肾主水,制约心火的亢盛 ——水克火。
(三)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如肝血虚 心血虚:心肝血虚。
   子病及母:如心火旺 肝火旺:心肝火旺。
2、相克关系到的传变
相乘传变:如肝脾不和,肝气犯胃——木旺乘土。
相侮传变:如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四) 指导疾病诊断
1、 指导诊法
面红、口苦、脉洪(心脉):心火上炎。
面青、口酸、脉弦(肝脉):肝失疏泄。
2、 推断预后
如肝病面青见 弦脉:常—本脏脉

中医基础理论(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