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心血亏虚:面色苍白,脉细无力。
心血瘀阻:面色晦暗,脉涩、结、代。
2、 心在窍为舌,在液为汗
“舌为心之苗”,主发声及味觉等,与心相关,与五脏六腑均有联系。
心血充盈:舌体红活荣润。
心血亏虚:舌淡无华。
心血瘀阻:舌暗瘀阻。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心神失常:舌强语謇。
二、 肺
(一) 肺的生理功能
1、 肺主气
肺主气,指肺有主理、调节全身之气的生理功能。
(1) 主呼吸之气
肺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完成体内外气体交换。
主呼吸之气失常:咳嗽,气喘。
(2) 主一身之气
宗气的生成:由肺吸入之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成,为全身动力。
气机调节:肺的呼吸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2、 肺主宣发、肃降
宣发,指肺气的升宣和布散作用。
呼出体内的浊气。
将水谷精气布散于周身与皮毛。
布散卫气,行使其温养皮毛、防御外邪、司汗孔开合作用。
宣发失常:咳嗽,汗出异常,易患感冒。
肃降,指肺气的清肃与下降功能。
吸入自然界清气。
向下布散水谷精气。
肃清呼吸道异物。
肃降失常:气喘,胸闷,痰多。
宣发与肃降相反相成,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
3、 肺主通调水道
通调水道,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水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通过宣发,将水液布散于周身和皮毛,部分生成汗液。
通过肃降,将上焦水液向下布散,部分生成尿液。
“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
宣降失常,水道失于通调:尿少,颜面及周身水肿。
水肿:宣肺利水—“提壶揭盖”(车前子 泽泻)。
4、 朝百脉
朝百脉,指全身的气血均通过经脉朝会于肺。
助心行血
气体交换
5、 主治节
主治节,指肺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调节。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治理调节呼吸。
治理调节气机。
治理调节血液。
治理调节水液。
(二) 肺与形体官窍的联系
1、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生理 肺输精于皮毛,滋养皮毛。
皮毛助肺呼吸,保护肺。汗孔:气门,玄府。
病理 肺病外传于皮毛:皮毛干枯,自汗,易患感冒。
皮毛病变内舍于肺:咳嗽,气喘。
2、 肺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喉为肺之门户
肺气滋养鼻,鼻助肺呼吸,保护肺。
外邪通过口鼻内舍于肺:咳嗽,气喘。“肺为娇脏”
风寒犯肺:鼻流清涕。
风热犯肺:鼻流稠涕。
肺气失宣:鼻塞,嗅觉失灵。
喉主通气发声,与肺相关。
金实不鸣(肺气失宣):失音。
金破不鸣(肺阴